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E95417299-1/2025-00263 成文日期:   2025-03-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湖政办发〔2025〕5号 发布机构: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责任分解的通知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责任分解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3-12 09:47:21
  • 政策原文>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

责任分解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2025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责任分解》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要加快部署。各牵头单位要系统谋划、科学统筹,牵头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工作举措、完成时限等,其他责任单位要扛起责任、主动配合,确保各项任务第一时间部署到位、安排到位。

要高效推进。各责任单位要树牢“高效运转是重要增量”的意识,锚定目标任务,完善推进机制,强化闭环管控,凝聚工作合力,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要强化督考。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定期开展跟踪督导,对进度滞后或落实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以督考倒逼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落地见效。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34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一、连坤明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有保有压,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南太湖新区、长合区管委会,以下各区县政府均含南太湖新区、长合区管委会,不再一一列出)(除标注为“牵头”单位外,列第一位的为工作牵头或汇总单位,下同)

2.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多走进企业、走进项目、走进群众,让老百姓的“心上事”成为政府的“上心事”。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3.树牢“高效运转是重要增量”的意识,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让干部走出“会场”、走进“现场”,聚精会神抓工作。秉持“要让企业无忧,政府就要敢为;要让百姓‘百坦’,干部就不能‘安耽’”的理念,少说“不行”,多说“怎样才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难而正确的事。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4.自觉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高质量推进地方立法,高标准推动法规实施。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等各方面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推进法治建设领域府院检联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司法局、市审计局、市统计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5.坚定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6.积极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实意、优质高效为企业排忧解难。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工商联、市政务办(市公管办)、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二、王宗明常务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4.咬定在全省份额占比“保68”的目标,精准对接中央“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等一揽子经济政策积极承接新一轮省84”政策,迭代优化市级政策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牵头,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5.全面落实重大项目谋划推进工作机制,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盘子。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精心谋划一批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争取更多元素纳入国家和省规划。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6.深入实施省“千项万亿”工程,确保新建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工。用好“三库三单”滚动推进机制和“双六率”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开工180个、升规80个,开工建设零跑汽车、深向三电、鼎力六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海希智能、汉天下、大晟新能源等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力争制造业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增速快于面上。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政务办(市公管办),各区县政府

7.优化资源要素“蓄水池”统筹管理机制,做到重大项目要素需求应保尽保。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

8.充分发挥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以及G60科创走廊等战略叠加优势,实施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策、文旅共兴、民生共享六大工程,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全力推进沪湖同城提速。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区域合作办牵头,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9.支持南太湖新区建设长三角产城融合示范地。

责任单位:南太湖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区域合作办、市财政局

10.建设高能级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

责任单位:南浔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区域合作办

11.推进杭德市域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设,做好水乡旅游线、宁杭高铁二通道等项目前期,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枢纽城市。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轨道交通中心、市交通集团、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1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办公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数据局、市生态环境局

13.实施招投标监管体制改革。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办(市公管办)牵头,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14.激发基层首创活力,加快推动“一地创新、全域推广”。

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15.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16.深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完善生态保护综合补偿机制。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区县政府

17.全面落实向人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制度。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8.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19.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严实高效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力争PM2.5指标全省排名实现进位。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20.巩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争取“五水共治”金鼎加星。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21.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更高水平建设“无废城市”。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

22.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新一批“水韵湖城”水生态修复项目。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

23.持续深化省级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900万千瓦。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牵头

24.推广以竹代塑,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市委宣传部、市机关事务中心、安吉县政府

25.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责任单位:市区域合作办、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26.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力,支持县城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政府

27.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争创“安全发展银鼎”。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28.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责任单位:市国动办、湖州军分区动员处牵头

三、许峰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深化土地、金融、财税等配套改革,加快“好房子”开发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市城市集团

2.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规范投融资行为,确保不触隐债红线、守牢安全底线,加快市场化转型,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牵头,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湖州金融监管分局,各区县政府

3.切实用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湖州金融监管分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经信局

4.深入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裕的金融要素保障,新增社会融资280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湖州金融监管分局

5.着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任单位:团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

6.深化城市有机更新省级试点,统筹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贯通提升百公里水环绿道,加快更新十五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着力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城市集团、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

7.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万套以上。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城市集团、市财政局

8.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受益面。

责任单位: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四、郑新友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向世界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责任单位:市外办、市委改革办(市委生态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县政府

五、张宏亮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法护营商”改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委政法委、市工商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2.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责任单位:市综合执法局、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3.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化解。

责任单位:市委社工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

4.一体推进“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新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委社工部

5.坚持公正文明执法,规范并减少涉企执法检查频次,防范遏制“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

责任单位:市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

六、王晓军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2.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25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新供工业用地1.2万亩以上,盘活一批低效用地。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4.全面建成苏台高速湖州段,推进杭宁高速湖州市区联络线、申苏浙皖高速长兴段改扩建、德安高速等项目建设,开展合温高速、杭宁高速拓宽等项目前期。加快东宗线四改三航道整治,力争开工建设杭湖锡线航道等级提升工程。聚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5.全面加强“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优化提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充分发挥“政企恳谈会”等常态化交流平台作用,迭代优化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

责任单位:市政务办(市公管办)、市经信局、市工商联、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6.加快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国家试点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建设局

7.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绿色数据交易先行区。

责任单位:市数据局

8.争创国家自然资源综合改革试点。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9.建设省级智能化绿色矿业示范区。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0.启动“电化运河”项目,打造长三角高端绿色智能内河船舶总装建造基地。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集团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11.全面实施新一轮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新一轮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

12.优化公交线网,方便百姓出行。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集团

1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七、金凯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出口占全省份额有所提升。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湖州海关

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4.进一步完善招商体系,强化分工协作,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与专业队伍精准招商相结合,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变各自突破为整体突围。优化考核机制,建强招商队伍,持续推进场景招商、链式招商、以商引商,推动内资外资一起招、国企民企一起引,全力支持优质企业增资扩产,着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城市优质产业外溢优选地。全年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超过300个,力争10亿元、50亿元以上大项目以及外资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5.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高标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南太湖科创走廊,切实提升工控全国重点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科创载体策源能力。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营机制,实施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改革。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0家以上,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紧盯科技创新前沿,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各区县政府

6.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构建高校、平台和企业人才流动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双融双聘”。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牵头,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7.实施“服务业培育壮大工程”,新引进服务业项目300个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全力推进南太湖未来城“引业引人、填楼兴楼”,大力发展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直播带货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服务业“标杆”“领军”企业培育,新增100家市服务业标杆企业。推进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南太湖新区管委会

8.加力实施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

9.统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演艺赛事经济、冰雪经济,积极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

10.深入实施出海拓市三年行动,布局建设湖州海外营销网络,培育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申建综合保税区。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贸促会、市产业集团、湖州海关

11.深入实施新生代企业家领航和传承计划,建设民营企业发展友好型城市。

任单位: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八、石一婷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2.提升在湖高校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质效。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3.实施“制造业焕新工程”,力争三年内规上工业产值破万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力夺“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4.入推进“雄鹰”“凤凰”行动,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隐形冠军”企业30家以上推动百亿链主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政府办公室

5.持续迭代和壮大八大新兴产业链,确保营收增幅高于面上,力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规模达千亿。推进数实融合,新增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个以上,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

6.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童装、绿色家居等行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进印染、铸造等行业提标提效改造,推动规上传统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深化工业全域有机更新,落地“腾笼换鸟”项目100个以上,建成一批细分行业专业化园区。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县政府

7.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德清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积极推进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政府

8.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创建莫干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南浔古镇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安吉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南太湖新区管委会、德清县政府、南浔区政府、安吉县政府

9.推动长合区打造绿色智造新高地。

责任单位:长合区管委会,市经信局

10.完成200家以上绿色工厂提质升星,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绿色园区和工厂。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1.全域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残联

12.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名校。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13.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治理,完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地。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14.深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妇联

15.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弘扬“明体达用”湖学文化,创新发展丝瓷笔茶“源文化”,办好“东亚文化之都”湖州活动年,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化新时代文艺精品攀峰行动,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湖州韵味的精品力作。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更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统筹推进文明单元创建,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级其他有关单位,各区县政府

九、高峰副市长主抓重点工作

1.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2.实施人才新政5.0版,壮大“南太湖精英计划”产业园集群,引育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350个以上、青创项目超2000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团市委

3.新增技能人才3万名以上。

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4.深化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农业“标准地”联动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

5.持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

责任单位:市供销社

6.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和运营机制,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7.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8.扎实开展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9.深化青年入乡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

10.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市,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

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11.强化欠薪治理,让劳动者勤有所获、劳有所得。

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政府

12.健全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平稳有序推进延迟退休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

13.深化“浙有众扶”金名片试点市建设,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1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小切口、大民生”抓好“七优享”工程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社工部、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政务办(市公管办)、市残联

15.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丰富托育、养老等优质服务供给,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提升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妇联、市残联

16.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责任分解

 

一、食安环境提升项目改造提升30家品质低、管理弱的农贸市场,全市三星级以上农贸市场覆盖率达75%以上,实施食品流通领域“你点我检”惠民活动,开展群众送检食品样本“免费快检”工作,实现应检尽检。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二、慰老服务优化项目。新建、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0家,打造村(社)老年学堂1160家,覆盖率达到90%,建成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委老干部局

三、消防隐患除险项目。维修改造12个老(旧)高层住宅小区建筑消防设施,新建6个区域微型消防站。

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

四、困难家庭帮扶项目。完成困难群众居家环境改善200户、基础家电配置350户。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五、儿童体质提升项目。为常住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2.65人次以上,实现愿接尽接。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六、心理健康护航项目。建立健全“校、家、社、医”多方联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实现全覆盖,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00场次、青少年健身和科学指导500场次,开展家庭教育个案指导服务不少于1800人次,开展家庭“溪心课堂”200场次。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妇联

七、托育服务提质项目。建设6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

八、教育基础扩面项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所,新增学位7000个。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九、基本住房保障项目。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家庭7400户。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

十、车位扩容增量项目。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错时开放共享车位3000个以上,利用闲置场地设置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解决停车供求矛盾突出片区20个以上。

责任单位:市综合执法局

 

 

抄送: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监委机关

湖州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各群众团体,各民主党派。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3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